发布日期:2024-12-09 19:40 浏览次数: 次
本文摘要:杜景云中国绿色时报7月10日报道5月中下旬到6月上旬,大兴安岭林区的天气转暖,又到了采集蕨菜的时候,但是这时也是林区十分厉害的草爬子猖獗的季节。
杜景云中国绿色时报7月10日报道5月中下旬到6月上旬,大兴安岭林区的天气转暖,又到了采集蕨菜的时候,但是这时也是林区十分厉害的草爬子猖獗的季节。家住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塔尔气镇的孙晓清虽然没有打森林脑炎疫苗,和往年一样,找出了采蕨菜用的袋子、腌蕨菜用的罐子,准备进山采蕨菜卖点钱。林区像她这样不打森脑疫苗就进山的群众,不在少数。
■草爬子猛于虎草爬子学名蜱,未吸血时像虱子般大小,吸饱血后胀大如赤豆。每年春季,这些吸血虫子在大小兴安岭的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频繁活动,叮咬哺乳动物,并传播森林脑炎、莱姆病等。
一旦爬到人身上开始吸血,病毒随着虫子的唾液于叮咬处的伤口进入人的血液中,经血循环系统进入组织繁殖。人感染后部分呈隐性,发病者约为感染者的1%。近年来林区每年发病平均都在80例左右,其中数十例死亡,多例终身残疾,而发病率还呈上升趋势。
春天,大兴安岭蕨菜漫山遍野,野生蕨菜每公斤收购价超过5元,成为林区人的致富菜。2006年,蒋师傅看到人们都进山采菜,一天能赚100多元,也和家人一起进山采菜。
采了几天后的一个晚上,感觉肚脐眼特别疼,让家人一看,一只草爬子已经叮进了肉里,吸满了血。家人赶紧帮忙往出拽,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弄出来。蒋师傅没太当回事,第二天又上山了。几天后,他开始头疼、发烧、脖子僵硬,家人都以为是感冒了,可是吃药也不见好转。
到牙克石林业中心医院就诊,经检查确诊为森林脑炎。由于叮咬后没有马上医治,已经很难治愈。蒋师傅发病时痛苦不堪,家人跟着难过。
花了几万元钱,最终还是没能保住生命。60多岁的刘大爷有一个儿子患上了肝硬化,治病得花不少钱。
但为了给儿子治病,他没打疫苗就坐车到山里采蕨菜挣钱。第二天,老人就让草爬子咬了。
三天后,老人在采菜时开始高烧,回到小镇,被送到林业总医院时,老人已经合上了双眼。■重视,才能有效免疫每年二三月份,林业防疫总站和各林业局的卫生防疫站开始对森林脑炎和莱姆病进行防治和宣传。各林业局防疫站就到基层单位登记入山工作人员的人数,按照人数订购疫苗。
在每年三月左右林业防疫站为这些人接种疫苗。进入林区的森警、矿业人员等也都进行了有效的集体防疫接种。每到春季到来的时候,各林业局的防疫站人员对当地的群众进行防止森林脑炎和莱姆病的宣传,其中,绰尔林业局的防疫站还将防疫常识等知识在当地的电视台播出,并散发传单,鼓励人们及时接种疫苗。
由于疫苗的价格每针要40元~50元,第一年接种还要进行两针的重复接种,大部分人舍不得花百八十元接种疫苗。由于被叮咬后的发病率为1%左右,一些人存在侥幸的心理,主动到防疫站接种疫苗的群众仍然很少。去年,绰尔林业局接种疫苗人员458人次,林业局家属只有28人。
而去年入山采集蕨菜的固定蕨菜采集点就有50个,大约有近1000人,骑摩托、搭车上山的人员每天也要有800人~900人,其中入山70%~80%人员都是没有接种疫苗的普通群众。林区七八个林业局都产蕨菜,采集季节,林区每天有几千没有接种疫苗的普通群众进山采集,其危险程度可想而知。
■林区群众健康安全渴望关注林区的林业防疫站、林业总医院经过多年对森林脑炎、莱姆病的研究,积累了大量防治经验,也为当地的普通群众提供了越来越周到的医疗、防治手段。由于生产厂家疫苗制作的技术不断提高,价格由几年前的几元钱涨到40元~50元/支。各林业等企业每年都要拿出大量的资金为入山职工接种疫苗。
而林区更多的群众只能自己出钱打疫苗。虽然人们都知道打疫苗安全,一旦患上轻症森林脑炎,患者的医疗费约2500元,重症患者要2.5万元以上,还有残疾、死亡的可能。但进山采集的群众一般都没有固定工作,大部分只能靠国家的最低生活保障过日子,每年都盼着到春季进山采集来增加点收入。因此,仍然有许多人对几十元、上百元的疫苗费望而却步,宁愿相信自己是幸运的。
莱姆病和森林脑炎已经成为严重危害林区群众生命健康的地方疾病。为林区的人民群众提供廉价或免费的全民森林脑炎免疫,让林区群众在勤劳致富的同时解除后顾之忧是当务之急。
本文来源:沐鸣2-www.jxkj518.com